中国祠堂文化历史悠久,其滥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9 年。孔子去世后,他的学生们在墓旁搭盖简易的小屋居住,以守护坟墓并寄托哀思。学生们守护三年便散去,唯有子贡在小屋又守护了三年,这种守墓的形式后人称为"庐墓"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●泗水》: "今泗水南有夫子家”,"即子贡庐墓处也"。古时人们也常会在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墓旁盖屋守墓。这种"庐墓"的小屋建筑也叫做"墓庐"。因此我们可以说,早期的墓庐就是祠堂的早期形式。后来二者分家,各自发展,形成各自的特点。下面仅就"祠堂"文化浅谈一二 二。
"祠堂'建筑实际上是伴随着秦汉"礼制建筑"而发展的。"祠堂"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汉代,大多建于墓所,所以又叫"墓祠"。 在中国,祭祀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,秦汉以后,民间祭祖活动多在家中或墓地举行。受帝王宗庙,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、敕建祠庙的影响,以祠庙祭奠祖宗的形式逐渐深入民间,元代以后基本形成定制,明清时期达到顶峰,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。
祠堂的修建在南宋时期开始大量增加,朱熹的《家礼》问世之后,家庭礼教和立祠之制被人们广泛尊崇,从此多称"家庙”为"祠堂"。但修建祠堂要有等级之分,只有帝王、诸侯、大夫才能自设宗庙,普通百姓家不准立祠。直到明嘉靖年间(1522年~ 1566 年)才有了新规定,允许民间建祠立庙,但是又规定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为"家庙”,余的则称"宗祠"。最早的祠堂多择家族聚居地或其附近而建,初期先置祠于宅中,随着财富的积累、族丁的繁衍发达,才开始另择吉壤,逐渐建立专门的宗祠乃至支祠,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"祠堂式"建筑。封建社会,家族观念深厚,百姓往往不杂姓而居,一村仅一姓、一族,年长日久,才有可能发展成几个家族,于是开始谋建本族本姓的家庙来祭祀祖先。
历史上,祠堂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有多种用途,如: 1. 家族里各房子孙有办婚、丧、寿、礼等事,族亲们便利用这宽敞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; 2. 祠堂也是族长们行使族权的地方,凡族人违反族规,则在这里被教育和接受处罚,甚至驱逐出祠,在某种意义上说,祠堂就是封建道德的法庭;3.祠堂还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,族人们在这里举行宴请宾客等文化娱乐和社交应酬活动; 4. 大家族的宗祠还附设学堂,让族人子弟在这里读书求学。正因为祠堂的功用如此之大,故其建筑是相当讲究的。祠堂一般都比民宅大、 质量也更好,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,他们的祠堂也就越讲究--高大的厅堂、精致的雕饰、上等的用材,都是建立祠堂的先决条件。祠堂多数会有堂号,堂号由族长选定,请族人或外姓高手书丹,制成金字匾额高挂正厅,两侧附挂姓氏渊源、族人荣耀、妇女贞节等匾额,讲究的还配有楹联。祠堂匾额的内容、规格和数量都是全家族的荣耀。堂内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玉容和牌位,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,表明族人得过功名,以彰显资本并激励后辈继承和发展。祠堂是非常严肃之地,族规甚严,别说是外姓,即便是族内的妇女儿童也不许擅自入内,否则要受到责罚。华丽而庄严的祠堂正是这个家族荣耀和兴旺发达的象征。
历史上,祭祀祖先的习俗在南方更为盛行,几乎村村建祠堂。有的家族财力雄厚、繁衍迅速、人丁兴旺,分堂分房,别派别支,除了总祠以外,派有派祠,堂有堂祠,房有房祠,支有支祠,形成了支、房、堂、派、总的宝塔式祠堂结构,加上朝廷赐建的个人专祠和旌表修建的节孝祠等,祠堂有可能多达数十个。祠堂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从几千年前开始萌芽,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,明、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祠堂文化的繁荣兴衰从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、人丁兴旺、家族和谐,是政通人和、国泰民安的体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