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,祭祖作为古代祭奠的一部分,在中国古代非常繁盛。《易经》形成于殷周之际,在其诸多卦爻辞中都涉及祭奠的内容,人们以虔诚而频繁的祭奠活动来沟通人神关系。考释几千年前《易经》的祭奠文化,对于我们熟悉之后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祭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。
《周易·涣·象传》曰:“亨,王假有庙,利涉大川,利贞。”《象传》曰:“风行水上,涣。先王以享于帝,立庙。”对于此卦卦辞,《周易折中》是这样解释的:“‘假庙’者,所以聚鬼神之既散也:‘涉川’者,所以聚人力之个行也童片诚以感格,则幽明无有不应。”@当祖考精神处于涣散之时,“王假有庙”喻为聚合神灵,.“利涉大川”喻合人力而济难,所以,人们通过祭奠来感召神灵以保佑自己。《程传》曰:“收合人心,无如宗庙,
祭奠之报,出于其心。故‘享帝’、‘立事’,..人心之所传也。紧人心,合离散之道,无大于此。”国由此可见,古人“立庙”的目的通过建立宗庙以聚神,从而回拢人心。这正是后来民间祭祖中祠堂所取到的作用。这种通过祠堂祭祖来追念祖先、收拢人心、净化心灵和教化民众的于段力米龙氏任P华祭祖的重要功能,故朱熹有言“庙所以聚祖考之精神,又人必聚己之精神,则可以至于庙而承祖考也”,此言正当。
《周易》爻辞中还多次出现“王假有庙”。《周易·萃》卦云:“亨,王假有庙,利见大人,亨,利贞。”“庙”,《说文》:“庙,尊先祖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古者庙以祭先祖”。古时祭祖在庙,宋代以后民间祭祖一般在祠堂,祠堂祭祖是庙祭祖的发铺演变,祠堂的“祠”本来就是祭奠的意思。宗族与祖先崇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,祠堂祭祖与宗族意识是相互促入的,彼此不可分割,这正是《易经》中“王假有庙”精神在后世祠堂祭祖中的深刻体现。
在古代,祭奠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。但在较早时期,设立庙祭是天子贵族的特权,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只能“祭于寝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曰:“天子七庙……诸侯五庙……大夫三庙……士一庙。庶人祭于寝。”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解释:“庙,尊先祖貌也。尊其先祖而以为是。仪貌也。《祭法》注云:庙之言貌也。宗庙者,先祖之尊貌也。古者庙以祀祖先,凡神不为庙也,为神立庙始于三代以后。”祠堂大概始见于战国,汉代称为墓祠,宋人司马光在《文潞公家庙碑》中指出:“汉世多建祠堂于墓所。”即在祖先坟墓旁边建立“祠堂”入行祭奠,故汉代将墓祠又称为“庙祠”。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认为:“祠堂古宗庙也。古者天子、诸侯、大夫至于士皆有庙,庶人祭于寝。后世庙非赐不得立。先儒以为情靡伸也,于是斟酌古礼,为祠堂之制,以广夫士庶人者之孝,而达卿贵仕得通行之。”可见,当时的“祠堂”祭祖是有限制的,只答应官员祭祖,并不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。祠堂祭祖延伸至民间百姓,是明朝后期及以后的事。
在明朝嘉靖以前,庶民供奉和祭奠祖先,只能在坟墓上,佛寺或者家中,并且只能在冬至、立春节日祭祖,不准在家庙、祠堂中设立牌位常祭。嘉靖十五年,礼部尚书夏言上《请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》,提出“定功臣配享”、“乞诏天下臣民冬至得祭始祖”及“乞诏天下臣工建立家庙等议”,嘉靖遂“诏天下臣民祭始祖”。嘉靖十五年的诏令虽然还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,却使民间祭祖入一步得到推广,同时家庙开始朝着大宗祠的方向发铺。于是,从明朝后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,我国民间普遍出现大建宗祠祭祖的现象。
如上所述,《易经》中的卦爻辞中关于祭奠的记载,对我国古代祭祖产生了深遥影响。可以肯定地说,后世民间祭祖的许多程序与规定与《易经》有着相称的关联,显示出《易经》作为“五经之首”的历史地位。对《易经》卦爻辞中有关祭奠内容的考释,对于我们准确熟悉我国古代的祭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