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谱“三十年一小修,六十年一大修”,这是惯常的族谱编修时间,清代玉牒,皇帝规定每十年续修一次。其余私人家谱,一般是30年续修一次;也有的是15年一小修,30年一大修。可见,族谱编修时间多样中也潜躲着固定。古人云:谱宜三十年一修,若不遵此,即属不孝”。如若不遵守此家规,对族长以及族中执事人员要律以不孝子罪,给予家法惩治。修谱,已经完全融进族人的血液中,成为与族谱文化共生的羁绊。
图源网络
先秦时期,谱牒已产生,但当时是皇室、诸侯的专属;编修,由官府操办。私修始于汉代。两汉时期,世家大族兴起,宗族形式由贵族大宗法制向民间小宗法制过渡,私家谱书产生,族谱形式多样化。且自司马迁自序其家谱牒之后,汉代文人纷纷效仿,一时间,修谱之风盛行。
那时修谱,多侧重于家族源流,也即迁徙,居住地,追溯家族先辈等。司马迁在其族谱中记载了上八世的世系:迁父谈,谈父喜,喜父无泽,无洋父昌,昌祖靳,蕲祖错。还在此基础上附加了他们的官职、事迹等。其他文人对此也多有备注。
那时,修谱刚刚盛行,并未形成固定模板。因此,古人修谱大多是借鉴他人的修谱内容,再在本家族的历史基础上附加特色信息。也就是说,古代的族谱内容并不完全一致,可能某个族谱有某方面记载,另一本族谱就没有这方面内容。
图源网络
在宋元时期,编修族谱再一次迎来暖潮,由私修族谱成为主。谱牒体例发生巨大变化,成功创造家族谱的新的体例类型;族谱的理念也发铺转变,不再是为选官和结亲服务。家族也更加重视内部的建设和团结一致。
至于古人修的谱,那是有很多的,如晋人挚虞撰著的《族姓昭穆》,渤海封伟伯撰成《封氏本录》六卷,渤海高祐作《亲表谱录》,成州刺史、绛州裴守贞的《裴氏家牒》,太子左庶子、咸阳王方庆的《王氏家牒》,陆景献的《吴郡陆氏宗系谱》,吏部尚书刘晏的《刘晏家谱》等。
家谱的历史也已经有上千年,所以若要挖掘其内涵,也是取之不绝的,是需要不断研究、发铺的传统文化之一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